“乾坤立道列南北,造化天地成万物。”由西安金享文化主办的中国传统文化易经讲座,于2020年12月5日下午13:00在西安金享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开讲。
莅临此次讲座的嘉宾有:
柏峻峭:主讲人
毋小伟:韩城同乡会创始人
罗可成:青年书法家
柏峻峭老师让我们对《易经》浅显易懂。伏羲画八卦,加之阴阳推演,用于统领部落民族。周文王将万事万物总结规律,从八卦推演出64卦。孔子编写了十翼,《易传》是一部战国时期解说和发挥《周易》的论文集,其学说据说本于孔子,具体成于孔子后学之手。
《周易》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源,被誉为众经之首,大道之源。中华一切优秀传统文化都扎根于《周易》,《周易》是真正的儒家文化之集大成者,是判断儒学与伪儒学的唯一正确的标准。只要掌握了《周易》的基本理论和思想,就可以成为思想端正、方法得当、文采飞扬的易学大哲,而不是欺世盗名的伪学者。
《易经》的意义在于它的价值和影响力。它是我国古代的经典著作,是百科全书。它覆盖了气象学、天文学、军事学、数学、先知(预测)学、气功学、武术学、体育学等各个领域。几千年来尤其在医学方面贡献较大,古贤有“不知易,不足以言太医”之说。《易经》被视为我国5000多年文化科学技术的源头活水。
国外发达国家专门组织科研人员研究《易经》,从大量出土文物证明,早在商末周初,中国文化就已经传入希腊,3200年前,古希腊遗留的陶岔河图,底部就刻有中文古篆铭文:“连山八卦图,中国的历数,在遥远的东方。”
《易经》对现代数学、化学、物理学、生物学的实用意义更大,例如,强子八重态、化学元素周期表中的八个主族、生物遗传基因密码、耗散结构理论等都和《易经》中的八卦、六十四卦有关。
古今中外的学者对《易经》八卦都做了大量的研究,最早向欧洲传播的是波兰人米海尔.搏埃姆,他1643年来到中国,翻译了《周易》、《易经》、《周易秘义》、《序卦》、《杂卦》、《宇宙周易图》、《易传》等我国文献。他回国后用在了实际生活中的医学事业上,著有《中国医学》被广为流传,第一次向欧洲人说明导致疾病阴阳失调与脉象间的关系;哥本哈根学派首领、丹麦物理学家尼尔斯.波尔把阴阳学说八卦应用于量子力学的研究,提出了互补原理,把微观粒子的粒子性和波动性统一起来。为了纪念中国古典思想对他的启发,他把八卦图刻在瑞典皇帝授给他的奖牌上,并作为本学派的会徽和家族的族徽;1940年,四川简阳的刘子华,在法国留学期间,应用八卦组合原理与天文学的数据印证,通过《八卦宇宙论与现代天文——一颗新星预测》这篇论文,向全世界宣布:他用中国八卦找到了太阳系中第十颗行星。四十多年后的1981年,美国海军天文台科学家弗德恩博士才发现并证实。
人类第一次向太空联络时采用的便是《易经》学中的九宫八卦(河图络书)。
因而可以这样说:《易经》已成为地球上人类高度智慧并具有象征意义的标志。
留言咨询